中医灸疗有什么作用


  古人经常用艾灸去预防疾病,治疗一些疑难的病症。而现代人对于艾灸的功效有时候很迷惑,不甚了解。古法灸疗带给我们身体的诸多好处!中医灸疗有什么作用?可以看看下文

中医灸疗有什么作用

  温经通脉  调和气血

  中医学认为:各种痛症,皆由气血不和所致。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中医灸疗有什么作用

  灸焫 —— 古灸法名,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

中医灸疗有什么作用

  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大,拨而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用灸疗,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使气血和调,通则不痛。

  所以临床多用于治疗由风寒所导致的各种痛症。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禁服》篇也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微,故宜之。”

  《神灸经纶》更明确指出:“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从灸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灸疗具有镇痛作用。

  如《灸法与保健》说:“灸能镇痛是当前的事实,俗话说‘灸为救急’,对于神经痛、风湿痛、头痛、胃痉挛等证,其镇痛效果大多显著,一次治愈者并不罕见。”

  协调阴阳  补虚泻实

  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极为广泛。从脏腑、经络到病因、病机,乃至于辨证论治,无不包涵着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

  因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而针灸治病具有燮理阴阳的作用。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巧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针灸协调阴阳的效应,是通过经穴的配伍和针灸的补泻来实现的。

  例如: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的头痛,治宜育阴潜阳。当取足厥阴经穴以泻之;取足少阴经穴以补之。又如阳跷气盛,而阴跷气虚者,则可导致不寐。

  反之,阴跷气盛,而阳跷气虚者,则可引起嗜睡。二者均可取治于阴跷的照海和阳跷的申脉。

  然而,不寐者宜补阴而泻阳,嗜睡者宜补阳而泻阴。如此阴平阳秘,病自向愈。

  扶正祛邪  防病保健

  历代以来,一般都认为灸法是能防病保健的。

  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磨,则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

  《医说》还说:“要得安,三里常不于。”这都是历代医家实践经验的现实写照。近代日本医家还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

  实验结果证实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从临床实践证明,经常灸肺俞、风门、足三里,可以预防感冒。经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命门,可使久病体虚者,得以康复。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jdi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