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三本的学生机会很少,大家同意吗?回答太

二本、三本学生机会很少

在就读期间,985学校的机会相对于二本三本基本是全面碾压的,这种机会从国外交换机会、实习机会、听讲座机会、政府合作项目的机会,二本三本的机会都少。例如,在广东省,政府如果需要有一批学生参与一些工作,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当地最好的中山大学,而不会去二本三本。就国际交换项目而言,中山大学的国外交换,好的可以去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二本三本可能就只能去一些州立小学校了。在中山大学的校园,你可以看到各个院系几乎每周都有讲座,讲座人还都是大咖,而二本三本就不太容易有这种机会。这种机会少的不仅仅是二本三本,就是普通一本,机会也比985差很多的。

机会很少,但是不是说没有机会

二本、三本学生的机会少,不仅仅是在校就读期间的机会,就业时候机会也要比985、211少一些。比如一些好的国企和世界五百强外企,毕业校招都是去985高校宣讲招聘。如果不是985学校,可能简历都不收。

展开剩余62%

再次,二本三本学生机会很少,但是不是说没有机会。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在校期间也还是拼命抓住各种机会的,比如学校里面的学生活动机会、学校提供的对口实习机会等等,二本三本虽然学术讲座机会少,但是珍惜的同学也不多。

答案是肯定的

社会的优质资源本身就是稀缺的,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但优质企业的实习机会和优质工作岗位却没有按照对应增幅增加。

所以现在很多优秀企业HR挑选优质人选也存在基本的挑选框架和潜规则。大型企业的校招,每个岗位每年都能收到数千份简历,HR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一般都会按照默认的步骤简历。

第一步就是先看学历是不是硕士,重本,学校是不是985.211,然后再看你的实习经历、项目经历等等。如果学历学校很差,实习经历与项目经历也没有出彩的地方,那基本上没有再看的必要,直接丢到一边。这第一步筛选流程,HR用时可能不会超过30秒,你的命运是否与这家公司有缘就已经分出结果了。

小编总结

如果在学术上专业性比较强的,一般得一本或者二本中实力强的专业才好,尤其是理工科类,差别很大,所谓师出名门也就是这么个理。医学类,法学类专业也是如此,学校名气、实力、师资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如果是普通文科类,差别可能不那么明显了,主要是适应市场,个人能力更重要,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了。普通企业要求的也就是能创造价值的,可能对于学历出身要求没那么高了,反而用人成本越低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