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华人欲回国又恐"海待" 反得焦虑症
据悉,回国热在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出现的。专业人士分析,其中一部分是留日学人回国就业者大增,主要原因为日本经济连年不景气,就业机会和收入都在减少,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海外学子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和创业机会。尽管“海归”回国变“海待”的消息时有所闻,但这也反映出国内人才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对海归也有了一个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另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各地都认识到海外人才的重要性,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也是中国较大的留学基地。中国改革开放后,大批留学生涌进日本,30年来有近20万中国青年留学日本,很多人学成后在日本企业就职,或在大学、研究机关工作,这批华人是日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日本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相当多的科技领域中处于世界顶端地位。长期活跃在日本,在世界科技最前沿、在尖端科技最领先的实验室里工作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最了解自己专业的世界水平和发展趋势,最了解中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最清楚中国应该怎样迎头赶上。因而来日招商求才的各地来日团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对人才的招募量上都大幅增加,也为留学生回国工作提供了直接而便利的渠道。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和日本的距离,最直观的是,从经济、上生活质量上看,在日就职已不比在国内就职有太多优势,因而使一批在日就职者走向回国就业之路。其次回国创业者大增,很多留学人员在日本工作或创业多年后,感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同时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专利技术,希望在中国的大市场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利用自己的技术回报祖国,实现衣锦还乡。
据资料显示,近5年来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法律服务、证券金融、跨国公司等领域,比之过去主要分布在教育、科研部门有了很大改变。许多人利用熟悉国际惯例、市场规则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优势,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不仅自己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也促进了中外交流与合作。
而回国屡试不成,就业岗位难寻,创业基地和合作伙伴难寻,主要有3种类型的人才。其一、就业岗位难寻,主要是一些留学生求职心切,对招聘情况和招聘单位并不了解,盲目求职,所以失败。而对国内用人单位的要求过高,工资待遇等期望值过大也是求职失败的一个原因。因为国内招聘海外高级人才的愿望很强烈,有些高科技人才是国内人才所不能替代的,用人单位会提供不次于国外的优厚待遇。而对于一般的博士生、硕士生、学士生等,海外留学生并不比国内毕业生占太多的优势,强调待遇只能使自己错失良机。其二是寻找发展空间的留日学人。这批人大多在海外有了一定的成就,但遇到发展瓶颈,希望在国内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参照物往往是现在在国内风生水起事业兴旺的以前回国的同学或在国内时的同学。这些人要求的起点高,但现在国内也是人才济济,同时想回国的海外学人也不在少数,因而竞争激烈,高起点的发展平台难以寻觅。其三回国创业难产。这些人普遍持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但资金不足,想寻找合作伙伴在国内投资建厂,但由于对国内地方上情况不熟悉,或本人不能再投资地长期居住,往往是项目谈成,中途破裂。或国内也在招商引资,还希望海外的人拿出资金,因而合作难于成功。